最近黄金市场上演了一场“过山车”戏码:4月初暴跌200美元后,短短8天竟狂涨370美元,让投资者看得目瞪口呆。高盛最新报告揭露,这场疯狂行情背后珺牛策略,竟藏着亚洲官方机构的“秘密操作”。
暴跌不是“空头狂欢”,竟是对冲基金集体“甩卖”
4月2日,特朗普宣布对华加征关税,引发全球市场恐慌。对冲基金为应对保证金追缴,被迫抛售股票、国债甚至黄金,导致金价3天暴跌至2960美元。但与以往不同,这次暴跌并非因投机客做空,而是基金们集体“去杠杆”——他们像多米诺骨牌般抛售所有资产,连黄金也难逃牵连。
亚洲央行成“救市主力”珺牛策略,伦敦市场暗流涌动
暴跌后金价为何突然反弹?高盛发现关键线索:亚洲交易时段的金价总在“垂直拉升”,而上海金交所的溢价却纹丝不动。这说明,中国央行及商业银行正通过伦敦市场大量扫货黄金,无需经手国内交易所。每天中国股市开盘,金价就蹭蹭上涨,午后伦敦市场接力,纽约市场再跟风,形成“亚洲主导”的全球联动。
“抄底”背后有深意:人民币汇率与关税博弈
为何中国此时大举购金?高盛分析,美国高额关税让人民币贬值压力陡增,央行索性放宽商业银行海外购金配额。一方面,用美元买黄金可顺势释放贬值压力;另一方面,满足国内企业和保险公司“避险囤金”的需求。深圳水贝的黄金商、保险公司纷纷入场,成了“第一波抄底大军”。
交割数据亮红灯?历史警告悄然浮现
纽约COMEX的黄金交割量已逼近历史峰值,4月合约交割量可能创年内第二高。高盛认为,当前金价上涨主要由机构抢购实物黄金驱动,对冲基金的投机力量反而减弱。他们预测,若无极端事件,金价年底或冲至3700美元,甚至可能触及4500美元。
但资深市场人士提醒,COMEX的异常交割数据让人联想到2020年黄金“挤兑潮”。当时库存骤降曾引发暴跌,如今市场是否重蹈覆辙?黄金盛宴的狂欢,或许暗藏隐忧。
这场由亚洲央行主导的黄金狂欢珺牛策略,究竟是“避险盛宴”还是“风险前奏”?投资者们正屏息以待。
启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